大叶钩藤(Uncaria macrophylla Wall.)
植物名称 | 大叶钩藤(Uncaria macrophylla Wall.) |
科属 | 茜草科钩藤属 |
产地分布 | 印度、不丹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北部、老挝、越南。中国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有有分布。 |
形态特征 |
大藤本植物,叶对生,近革质,叶片卵形或阔椭圆形,顶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圆、叶脉上面微凹陷,下面凸起,托叶卵形,头状花序单生叶腋,花序轴有稠密的毛,萼裂片线状长圆形,花冠裂片长圆形,柱头长圆形。小蒴果长有苍白色短柔毛,种子两端有白色膜质的翅,花期夏季。 |
气候 | 喜温暖的气候,不耐寒冷。 |
土壤 | 喜土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富含腐殖质的壤土。 |
栽培技术 |
选地整地 大叶钩藤是一种耐干旱、耐贫瘠的植物,种植地坡度需小于45度,光照充足。可以选择荒山、荒坡、荒土、林边空地等区域作为大叶钩藤种植区,也可以选择疏林地、残次林地、果园边缘地和人工造林后的幼林地间种大叶钩藤,在种植前应割除地块上的杂草、灌丛。种植地海拔300-2000米,应远离城区、工矿区、交通主干线、工业污染源、生活垃圾场等场地。 种苗移栽前10-20天对种植地挖穴,行距2.5-3米、株距1.5-2米,穴径40-50厘米、穴深30-40厘米,打穴时表土、心土分开。每穴分层施入腐熟农家肥5公斤+45%复合肥0.25公斤。回填时先表土,后心土,并使土肥混合。 种苗移栽 种苗选择健康、优质、根系发达的幼苗,每年3-5月或9-12月进行移栽。穴栽法,每穴栽1株,根据根幅大小挖穴,然后把苗直立放入穴中,扶正苗木,理伸根系,盖上细土。当填土至穴深1/2时,将苗木往上轻提,使苗木根系舒展,填至根颈部后用脚采紧、踏实,覆土稍高于原地面,浇透定根水。种植密度为167-200株/亩。 田间管理 补植移栽:定植后15-20天进行田间巡查,发现死苗、缺苗时,应在阴天或雨后补植同龄种苗,浇足定根水。 水肥管理:种植后若遇干旱,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视干旱情况适量浇水。定植当年返青成活后,施尿素30克/株。第2年起,6-7月份结合中耕除草,在离主干20-30厘米处,挖深度5-10厘米深的环形沟,于沟内施入有机肥(总养分≥8.0%、有机质≥70%)0.5-0.8公斤,然后填施肥沟并培土;11-12月份在离主干20-30厘米处,挖深度5-10厘米深的环形沟,并于沟内施入过硫酸钙(有效五氧化二磷≥12.0%)0.3-0.5公斤,然后填施肥沟并培土。 除草:视田间杂草危害情况人工除草3-6次,去除的杂草可填埋在大叶钩藤植株根部,或带出种植地块统一堆放。 修剪与摘花序 移栽当年。植株长至高50厘米左右时,应及时摘心,以促进分枝和缩短节间距,防止徒长。移栽后第2年。4-5月份在抽生的萌蘖中,选3-4个生长良好的作茎枝培养,其余的疏除。11-12月份结合采收,将植株茎枝截成50厘米左右的短截。移栽3年后。当茎枝长到2米左右及时摘心。结合采收,留4-8个茎枝,并对茎枝留50厘米左右短截,保持植株呈丛状。除采种地外,及时摘除花序。 |
主要价值 |
药用: 药源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。味苦、徽涩,性凉。入水、风塔。有清火解毒,消肿止痛,祛风,通气血。之功效。 |
用途 | 固水土植物(药用) |
成功案例 |